《台北人》摘录
《孽子》中的“孽子”二字实在抓住了中华文化中的“孝”这一部分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要求”与自我发现中的冲突感。有这二字,这本书便已经吸引我有着读下去的期待 —— Yu
《孽子》中的“孽子”二字实在抓住了中华文化中的“孝”这一部分以及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要求”与自我发现中的冲突感。有这二字,这本书便已经吸引我有着读下去的期待 —— Yu
记录本身,已是反抗
必将有人重写生活,还这世间一个清白。
北岛的诗,凡以月份开头,总带着些历史的厚重感。有机器(人)言:“一月的夜晚像一封信,藏着无法送达的秘密”。
尝试和解,学会拒绝,懂得愤怒。
序言部分真的写太好了,如果你还在费力找寻读此书的意义,先看序言。
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古园寂寥,我求一心安定。
P2 “暴力拓扑学首先要面对暴力的那些宏观表象,它们以排斥的形式登台亮相,即是说,它们在诸如自我与他我、内在与外在、朋友与敌人等两极化的紧张关系中得以发展,其表达方式通常都是表现式的、爆炸式的、群体式的、战争式的。远古的流血牺牲式暴力,嫉妒和复仇女神的神话暴力,统治者的杀戮暴力,刑讯暴力,皆属此类。宏观物理学上的暴力还采取一种更为精密的形式,比如通过语言暴力表现出来。”
宏观表象往往是以“排斥性暴力”的显现,但书中还提到“扩张性暴力”,脚注里也提及这二者亦译作否定性暴力和肯定性暴力。过于嘈杂的信息和交流压迫,即便不来源于他人的否定和对抗,也是一种暴力,而这种暴力在现代社会愈发变成主流。
P2 “伤害性语言所具有的暴力同物理(生理)暴力一样,向来以排斥性为基础,因为它具有污蔑性,它损人脸面,降人身份,或者夺人权利。排斥性暴力(negative Gewalt)与扩张性暴力(positive Gelwalt)是不同的,后者源于垃圾语言、过度交流和过多信息,即来自语言、交际和信息的成群积聚.”
P3 “今天的社会总是一再抹去他者或陌生人身上的排斥性。全球化进程恰恰加速了边界和差异的消失。排斥性的日益消除却并不等同于暴力的消失,因为除了排斥性暴力,还存在着扩张性暴力。实施扩张性暴力不需要敌对和统治关系。暴力不仅仅是过度的排斥,而且还意味着过度的扩张,也就是扩张性成群,它表现为过度的绩效、过度的生产和过度的交际,过量的关注和过分的积极主动。**扩张性暴力可能比排斥性暴力更为致命,因为它缺乏任何可视性和显见性,而由于其积极扩张,它还摆脱了免疫抵抗。**传染、病菌入侵和渗透这些排斥性暴力的典型特征,如今让位给了梗阻。”
P3 “后现代的绩效主体之所以是自由的,因为它不受迫于一个自身之外的统治机关。事实上,它同服从主体一样不自由。外在的胁迫是克服了,可却产生了内在的压力。绩效主体发展出一种抑郁。暴力一直存在,分毫未减。它只是转移到了内心层面。君权社会里的斩首制度,规训社会里的畸变,绩效社会里的抑郁,都是暴力拓扑学变迁的不同阶段。暴力将会愈益内在化、心理化,并由此隐遁其形。它一再剥除他者或敌人身上的排斥性,变为直指自身。”
P10 “在血腥的戏剧里,君主的权力化身舞台上剑的权力,角斗表演于是成为帝王崇拜的一个本质组成部分。对杀戮暴力的夸张演绎,宣示了统治者的权力和荣耀......暴力在此毫无遮掩,它明显可见,它毫无羞耻,既不悄寂无声也不公然赤裸,而是意味深长,影响深远。无论在远古文化还是古希腊罗马时代,演绎暴力都是社会交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
P11 “前线代的君权社会是血亲社会,它的结束令暴力经受了一场拓扑式转变。如今它不再是政治交际和社会交往的一部分,它退回到次交际的、皮下的、毛细的、内在心灵的空间。它从可见转为不可见,从直接转为暗示,从生理转为心理,从战争式的转为居间的,从正面直击转为病毒性渗入。”
P14 “后现代的绩效主体不屈从于任何人。它本来就不再是一个屈服顺从的主体。它积极扩张自己,解放自己,成为一个投射物(Project)。这种主体向投射物的转变其实并没有导致暴力的消失。取代外部强迫的,是自诩为自由意志的自我强迫。”
分析其发展
P14 “这种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密不可分。自从生产达到一定的水平,自我剥削就远比受人剥削更有效果,功能更为强大,因为,与自我剥削相伴的是,感觉自己是自由的。”
弗洛伊德认为死本能会制造出破坏性冲动,勒内·吉拉尔将暴力归因于模仿性对抗。韩举了竞争水和财欲两个例子来驳斥吉拉尔的观点。认为吉拉尔的“模仿性对抗”概念并没有把握暴力的本质。
P16 “竞争者之所以渴望水,并不是别人也喜欢水。暴力犯罪首先发生在对物的争夺上,这些物并非因为模仿性欲求才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内在固有的价值。被争夺之物都是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之物。吉拉尔的模仿理论用在财欲上也是说不通的。我想有钱,并不是因为别人也想有钱,并非模仿的欲求才让钱有了价值。钱是一个特殊的客体,因为它就是价值......模仿首先涉及的是象征层面,比如语言或行为模式,所以并不一定会引发暴力冲突。”
暴力与宗教
P18 “暴力很可能是人类第一个宗教体验。”
P19 “远古宗教是一种情结,是同(在外向化至神圣高度之后的)暴力彼此互动的结果。献祭就是最为重要的互动形式之一......在远古文化中,暴力扮演了宗教交流的主要媒介。与此同时,人们就在暴力的媒介中同暴力之神交流。一旦暴力被当作神性体验,那么与暴力的关系就迥然不同于从前了。”
惩罚是对复仇的合理化
P24 “惩罚是对复仇的合理化,禁止了复仇的雪崩式膨胀,因为那会令复仇变得万劫不复。在远古社会,对暴力做出的唯一可能的反应就是以暴制暴。一个激进的的范式转移将惩罚体系同复仇体系区别开来。前者把暴力变成一种由个人承担的行为。它不再是非人格化的、以暴制暴的事件;它脱离了权力关系,被置于一个罪责关联当中。”
P25 “惩罚性暴力(Strafgewalt)放弃了远古复仇中典型的不审而判,不再令暴力逍遥于一切监管之外。审判和定向(Richten und Richtung)彼此决定。惩罚体系遵循的并不是复仇逻辑,而是调解逻辑,而调解逻辑产生于客观的法律关系。就此而言,惩罚体系阻止了暴力肆意蔓延膨胀,因为它不同于复仇体系,它意不在制造暴力,而在预防暴力。”
P26 “在现代社会,远古的暴力经济学并没有轻易消失。核军备竞赛遵循的正是远古的暴力经济学。潜在的毁灭力量像曼纳一样越积越多,为的是制造出力大无比和坚不可摧的感觉。从深层心理学层面看,远古时代的信仰——通过积蓄杀戮能力来逃避死亡——仍然奏效。”
巧合的是资本经济也显现出惊人的相似性,流进对于流血,大量财富聚集类比曼纳的手机。人们试图通过不断印刷钞票来逃避一些事情,比如经济危机。而拥有越多,人们就会有越多妄想,并认为自己掌控了越多能力来对抗死亡。
P27 “就连资本经济学也显示出同远古暴力经济学的惊人相似,不是制造流血,而是制造流金。在鲜血与金钱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似的本质。资本的运作方式就像现代曼纳一样,你拥有的越多,就越强大,越坚不可摧,甚至越妄想长生不死。金钱从词源上就已经点明献祭和狂热崇拜之间的关系......于是乎,金钱也好,资本也罢,都成为一种对抗死亡的手段。”
亚里士多德提示人们,纯然的追求资本应该受到谴责,因为那样做只为求生存,而不求美好生活。
P29 “资本主义经济学把活下来编程绝对原则,不关心生活是否美好。滋养资本主义经济学的是一种幻象,即资本越多,生机越多,生存能力越大。将生与死蛮横地一刀切开,会为生活本身蒙上一件僵硬的幽灵外套。本该关注如何过上美好生活,却因担心活不下去而患了魔怔,或曰怕死癔病。把生活简化成生物的、生命机能的过程,让生活本身变得赤裸。”
P30 “一个被怕死癔病笼罩的社会,是一个活死人社会,既不能生,也无法死。弗洛伊德也清楚这种致命的幸存辩证法,所以会用这样一句话为《合乎时代的战争与死亡》一文作结:‘如果你想生,那么就先面对死。’”
走吧,
落叶吹进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床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块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了红罂粟。
生命会是彩色的。
序
巴克峰、父亲、童年。
连绵山脉与芭蕾舞团般漫山遍野的野生小麦,局外人是浪漫与自由,局中人只会说:“这里有我的童年”。
P003 “父亲所有的故事都关乎我们的山,我们的山谷,我们呈锯齿状的爱达荷州。他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如果我离开这座山,如果我飘洋过海,发现自己置身于陌生的地面,再也无法在地平线上搜寻那位公主时,我该怎么办。他从未告诉过我如何知道,我该回家了。”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写作是为了活着。
恰巧前两天春节假期,自己去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初次尝试街拍。在霸都书局翻到这本书,就拿来读了读。尽管书里才讲“摄影这个职业不能心存偏见,虽然人非圣贤,但心存太多偏见的话,有时就会漏掉重要的素材”,我还是难免留下了对合肥这座城市“文化荒漠”的印象,索性把这一年书单的主题定为“生自荒漠,向往海洋”。其实,老庐阳城里有着不输金陵、长安、西南二城的文化气儿,少的可能是气息与人的关系。
回到这本书,说来也有趣,我先认识的两位日本摄影师分别是植田正治与森山大道,植田老先生一辈子都走在为自己的艺术信条“搭建舞台”的路上,最富盛名的沙丘系列取景在鸟取县东北的大沙丘,是高中访学鸟取东高时参观过的地方。后来能在谢子龙看到他的作品展,也忍不住模仿他的风格拍了几张。而森山大道,从这次所读书名也不难看出,风格要写实的多。对他而言,一切始于拍摄,终于拍摄。当然他自己也承认,自身风格和一般的摄影技巧有所偏离,特别是在度过了“青涩时期”后,会有些执拗地将预设、主题等摄影范式抛到脑后。
很幸运能通过光影与文字认识他们两位艺术家,游走于塑造与记录之间。
学着让那些过去以为“毫无拍摄价值”的地方,进入到自己的镜头中。
P051 “......通过这两项工作,我明白了时间可以让一个人的意识接受彻底的洗礼,结果留下来的只有照片。在按下快门之后,印在胶卷上的景象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偏离本人当时的初衷。当然,按下快门的瞬间是我们脑中的记忆、美学、思考以及欲望的反映,然而被拍下来的一方却不知道,结果留下来的是这些不为所知的东西。”
P053 “正因如此,今天拍摄佃岛,也是出于这种很随便的心情。十年后,或许会被后世夸赞‘这幅照片真美’。照片经历不同的时代,可以多次重生。换句话说,一切始于拍摄。比起在脑中左思右想、制造理由,不如索性多拍一些。理由这种东西,无论何时都可以找到很多。”
“如果你对于挫败感不习惯的话,数学就可能对你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业。”
译者谈鹤见俊辅。
i “最后一次谈及鹤见俊辅,是在一家过分拥挤的意大利餐厅里。这是纽约 4 月的一个傍晚,我与坂本龙一斜对而坐。”
“在一张餐巾纸上,我写下了几个日本知识分子的名字,丸山真男、加藤周一以及鹤见俊辅。在我有限的理解中,他们是战后日本社会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塑造了一代人的成长。”
iv “他最重要的‘转向’研究也是如此。1959 年至 1961 年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三卷本《转向》,追溯并讨论为何在战时日本,知识分子们,不论他们是马克思主义者、自由派,还是宗教人士,皆在国家权力的强制下,半强迫、半自愿地转变了思想。”
vii “专制,这种政治生活之癌,是如何一点点侵蚀一个健康肌体,而人们又是怎样丧失抵抗能力的。与德国、意大利不同,日本从未有过一个魅力四射的独裁者,一个总是掩藏于幕后的天皇与一群技术官僚,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viii “教育也是如此,在小学与士兵的教育中,采用以天皇神话为中心的世界观,而高等教育则以欧洲为模板,相信天皇的权威要被限制在宪法之内。前者是‘显教’,后者则是‘密教’。在鹤见俊辅看来,明治时代的缔造者们设计了一套方案,希望‘显教’与‘密教’共存,彼此制衡,但最后显教部分吞没了密教部分。”
几点随想奠定基调。
P001 “从现在开始,我要谈论的主题是,1931 年至 1945 年的日本精神史。在进入主题之前,我先说明几点随想。”
语言与信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说英语的日本人不值得信任。
P001 “1945 年至 1952 年美军占领日本期间,我曾就此再三向遇见的美国人说明。因此,对我来说,我希望各位在我试图谈论日本之际,对我所说出的话,都能稍打折扣,再予思考。”
P002 “在我看来,借用欧化语言的表述,未必意味着思考本身的欧化。但由于在短期间内,从欧洲语言中借用如此之多的语汇,就某种意义而言,现代的日本人可说也变得难以了解自己。确实,就某个层面而言,我们已经失去自觉自身思维方式的思路。”
成为开端:
P002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我希望这门课成为一个开端,借此让我们理解战争期间日本发生了什么,日本之外的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以及非战争期间的时代,日本和日本以外的地区发生过什么样的状况。”
脱离标准范式:
P003 “那些被当成脱离标准范式的现象,反而更能表现出该社会的文化特征。1931 年至 1945 年日本所发生的事情,不能视为明治初年以来,近代日本史中的一个偶发事件而加以抹杀。” “我们是经由错误成长,并且是经由自觉到我们所犯的错误中,包含的真理与价值而成长。”
历史的区分:
P003 “第四,以历史的区分而言,我们在此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肇始,设定于 1931 年中日战争(即九一八事变)的爆发。1931 年日本的陆军领导者再中国的满洲开启战端,并进而在这个地区建立日军的傀儡政权。这种方法对整个世界而言,实乃前所未见。因而后来也导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的希特勒都加以仿效。”
P004 “当然,倘若外国人对日本的兴趣仅仅是出于异国情调,他的爱好与观点必然维持在其出生国所受的各种文化熏陶。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日本文化的接触,只是在其原本的各种价值观上,蒙上了一层日本文化的外衣,整个内涵依然没有改变。”
作者的观点,要了解日本文化“真貌”,空间结构下,将中、日、朝放到一起思考,还要再加上对应的时间结构,因而掌握日本再 1931 年至 1945 年漫长争战中的历史背景,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P006 “如何诠释现代的事件,常因我们平时抱持的偏见而有所歧异......单靠被报道出的事并不足恃,因为未被报道的事也包含许多重要的事实。”
突然联想起《有所不为的反叛者》里所提及的“遗忘的重要性”,如果此处以孤岛表示历史显露出的部分,我们不应完全忽略潜藏在遗忘之海之下的真相。
P007 “首先,我说明一下‘转向’的背景。1905 年日俄战争结束,对日本而言是个崭新时代的开端。自 1867 年明治新政府成立以来,约莫四十年间,日本国民都生活在必须攀登‘文明阶梯’——如果说真有这种东西的话——的使命感之中。”
P008 “(反德川政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权力实际转移之前,几乎都为理想捐躯了。例如,吉田寅次郎、桥本左内、坂本龙马、高杉晋作等人。其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被视为实现这些先烈的构想、成功地推翻德川幕府并建立新政府的重要人物。
...
在进入明治时代之后,这些志士们短期内依然保留着一种敏锐的自觉,清楚地意识到,参与推翻幕府运动中的精英分子都已不在人世。”
随着先驱入土,最为纯粹的那些思想或许也被带进了地底。后继者们最初还保持着敏锐的自觉与勤勉质朴的特点,但维系不久了。
P009 “在此,我不以明治维新为起点,而谈及幕末到日俄战争这段时间领导阶层的气氛,主要是想凸显明治时代的领导阶层,与承继其后的大正、昭和时代领导阶层的对比。”
日本借鉴中国古科考制度创立了基于学校入学考试制定的身份制度。
P010 “诚如罗纳德·多尔(Ronald Philip Dore)在《学历社会——新文明病》中所述,日本政府早在 1880 年就已经使用考试制度选拔公务人员。当时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任职公务人员不需经过考试,并且保证一开始就能担任较高的职位。”
东 大 新 人 会,要了解东大新人会的重要性,首先建立起 1917 俄国革命对日本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认识。不过从作者的描述中,我读出了无奈学生太过年轻,领导人根源性改变初始想法仍然不变其领导地位,导致了集体的转向,这种转向在年轻一带中很难称得上背叛,因为他们认为本该如此。
P013 “1918 年 12 月,东京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赤松克麿、宫崎龙介和石渡春雄创立了‘东大新人会’。组织纲领是由赤松起草,内容如下:
- 吾人配合世界文化之势——人类解放的新趋势,并努力促进之。
- 吾人致力从事现代日本之合理改造运动。”
最初
P014 “这群新人会的成员对于 20 世纪 20 年代,组织共同阵线阻止军国主义的议题并不感兴趣。”
不久,创始人与初始成员纷纷转向,而他们的带动作用是可怕的。
赤松克麿
“不久,新人会的创始人和创始成员背离了社会主义运动,转而趋向国家社会主义。新人会创始人赤松克麿,1922 年加入日本共产党,其后又脱离共产党,1930 年出任社会民众党的总书记。此后,他开始阐述天皇的责任,认为天皇的责任就是保护国民的利益。这种观点导引他把‘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建立‘满洲国’的举动正当化。他已经在替日本寻找可以和定为国策的侵略中国政策并存的民主化与社会主义化的道路了。”
宫崎龙介
“另一位新人会的创始人宫崎龙介,在太平洋战争发生前的时期,即以内阁总理大臣近卫麿公爵的密使身份进行活动,劝说中国国民党与日本合作。”
麻生久
“新人会创始成员之一的麻生久,曾以 30 年代社会大众党重要领导人的身份,推动工会的领导人与倾向国家社会主义的改革派军官结合。”
佐野学
“其他创始成员之中,以佐野学最为重要。他二十七岁时,以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东大新人会。1933 年,他四十一岁,担任日本共产党的委员长,同时也是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与同为中央委员委员的锅山贞亲,在狱中发表‘转向’的共同声明。”
“佐野学与锅山贞亲撤回他们之前所有的主张:废除天皇制、赋予包括被殖民的各民族在内所有民族的自治权等;并且,他们也撤回了原本所有论点的总结——反对日本政府的‘九一八事变’政策。他们改口说,要从苏联的桎梏中解放自己,对天皇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价值表示尊敬,以发展日本的社会主义。”
佐野学,日共当时的最高负责人,并没有因立场的改变,而提出退党申请。
P016 “佐野与锅山的共同声明发表后,‘转向’一词变成那个时代的流行语。这个词汇被一般民众纳入日常生活用语之中。
一段插曲,“转向”词汇的诞生,本是“方向转换”的缩写,但是提出不同词汇的两个人思想主张却又不同。
明治社会主义者山川均发表《无产阶级运动的方向转换》,提出前卫分子必须回到无产阶级群众中。而德国研学回国的福本和夫则批判山川的 i 昂发,他认为共产主义者应该自觉本身的思考方法,并使之转向,以此对同时代的社会能有所行动。
“于是‘方向转换’被缩写而产生‘转向’一词,意指人妖自觉其自身思索的过程,并给予符合自身思想水准的新方向。也就是说,在这个意义下,‘转向’之前的思想是一种顺从社会习惯行动的惰性思想。”
“在学生间成为流行语的‘转向’一词,后来被依《治安维持法》设置、对危险言行进行调查的思想警察所采用......被置身在这种技巧下受到诱导的青年,虽然以前依循福本和夫定义的转向之路前进。”
P017 “这就是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转向’一词被纳入日本日常用语,并广泛使用的整个历史经纬。主要的意义在于,在国家权力之下造成思想的转变是可能发生的。”
转向还是背叛?
P018 “至于‘背叛’——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贬损意味。有人向警察秘密告自己以前的同志时,就用这个字眼,这种场合或许可以称作背叛。然而,如果我们将 1931 年至 1945 年日本所发生的转向现象,一律都已‘背叛’的恶名统称的话,我们就会丧失从谬误中发掘真理的机会。”
后面这段话也是我读的时候的感觉,以家国之转向反过来思考人生的‘转向’。
P019 “我不断地问自己下面的问题:在漫长的人生中,有人能不经历‘转向’的吗?导引这些人‘转向’的条件是什么?他们如何将他们的‘转向’正当化?经历过战争后,回顾‘转向’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思考的?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在我们研究 1931 年至 1945 年间的日本时,是极为重要的。”
这本“圣经”体量太大,所以笔者只记录自己想记录的或者有必要记录的。
根据作者所提整套丛书的内容总览,卷 1(基本算法)可以看成整套丛书的交集,包含了其他卷都需要用到的基本内容,不仅可以作为阅读其他各卷的参考书,还可以用作一些课程的教材,比如离散数学(1.1 节、1.2 节、1.3.3 节和 2.3.4 节),数据结构(主要是第 2 章)。
P006 “《我执》写的,正是一种极度强烈的‘有我’的文学;《我执》记录的,正是唯有透过这种‘有我之境’才会出现的奇异景致。”
P014 “《我执》有浓厚的忏悔录风格,哪里来自奥古斯丁哪些来自卢梭,无法一一细表。”
八月一日 题解
P003 “我知道了;这一切谎言与妄想,卑鄙与怯懦。它们就像颜料和素材,正好可以涂抹出一整座城市,以及其中无数的场景和遭遇。你所见到的,只不过是种偶然。握的越紧越是徒然。此之谓我执。”
八月三日 不可分类者
归类,你又属于哪一类呢?
P038 “所谓归类,其实就是我们常常会被问到的:‘你喜欢哪一类型的人?’似乎在我们爱一个人以前,首先爱的是一个类型,一种体相,一种性格和特质。这样的类型也许像柏拉图的‘理型’,不存在于此世,只能再脑海之中飘浮。”
“理想的类型。顾名思义,在理想的世界里面”。
“可是或许有那么一刻,我们会发现一个不能归类的人,甚至与理想的类型完全沾不上。”
八月四日 禁欲
P40 “对于知识与智能,吾人也不应滥情,随意张口就说:‘我爱智慧’;反该默默地谦卑地爱他,自己构想那最终地完美结局。”
八月五日 真理
P41 “当恋人在对方的身上看到了纯真,他就会以为自己得到真理,他以为自己看到了别人看不见的真实,拥有了一座他人既没发现更不理解的隐秘花园。”
P42 “在真实与虚伪之间往复,在信与不信之间来回,这是恋人和信徒共有的特征。上一刻仍沉浸在出魂的狂喜之中,下一刻瞬即被冷漠刺醒。”
八月六日 树犹如此
P44 “一棵树的长成,是多么不容易呀。释迦牟尼总爱以树取喻,从其种子的抽芽开始说起,再看根部的延展深入,再到枝干的茁长,树叶的繁茂,花开花落,结实果熟,恰好是生命的循环,更是无数因缘(如阳光,雨水和空气)凑合的成就。”
八月七日 解谜
爱与被爱着的关系——主奴辩证法。
P45 “你控制了我的身心,不过我看穿了你的真实。”
八月九日 真名
请呼唤,我的真名。
P51 “奇幻小说的忠实读者,想必都知道‘真名’是怎么回事。传说世界万物俱有真名,一种呈现其真实本质的名字,与一般表面的名字不同,由于它掌握了事物最核心的秘密,所以必须密藏起来,隐而补彰。只有别具慧心天赋异禀的人和经过修炼的魔法师才能找到这个名字,并且呼召它,从而操控事物运行的轨道。”
“这就是为什么法师可以呼风唤雨了,因为我们凡人只知风叫做‘风’雨叫做‘雨’,但法师知道风和雨真正的名字,他知道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P52 “其实这不是小说家们凭空捏造的幻想,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信念变形……”
“恋人也相信真名的魔力,他们总不满足于对方表面的名字,那些人尽皆知、身份证上工整打印的通名;他们喜欢别造昵称,觉得这才是对方的核心。”
我没读过《武汉日记》,但我读完了《武汉人》。
P1 “武汉这个地方一直被人们称做‘江城’。它之所以有着如此的称呼,自然是因为它坐落在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之滨的缘故。其实将武汉称做‘湖城’也是不错的。它是‘千湖之省’湖北省的首府,环绕着它的湖泊至少也有一百个左右。这些湖泊便如明珠或玉佩劈挂在武汉的身上,有风吹过时,你说不定会听到它满身叮当作响的声音。旧居的老人们能听得出,那是江之涛和湖之浪因风的撩拨而发出的回应。”
P2 “三镇的风格不知是哪一年定下的,或许始自张之洞督鄂的时候。虽说现在已随时间的推移和都市的现代化而发生了莫大的变化,但是这种特色却仍明显地存在着。”
P3 “同许多著名的大都市一样,武汉不仅是个商业都市,也是个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它有着沧桑往事,也有着血泪历史;有着租界之耻辱,也有着反抗之传奇;有着建设高潮,也有着‘文革’笑话;有着英雄,也有着娼妓;有着水一样的车辆和虹霓不眠的夜晚,也有着豪华的酒店和热闹的超市;有着绿树红墙,也有着环境污染;有着平静和美,也有着暴富赤贫。总之,现代都市们所享有的繁华先进和与之并存的都市诟病,武汉也都不差少。”
张之洞成就了武汉,武汉也成就了张之洞。他在人生最成熟的年纪抵达武汉,将所有经历积淀成实业,推动了武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P6 “历经了清流党的高谈阔论,历经了山西巡抚的兴革岁月,历经了两广总督的对法作战,阅历早已促使张之洞由一个空谈者成为一个实干家。武汉这个潜力无限的场地便成为他的收功之地。张之洞督鄂十九年,他成就了武汉,而武汉也成就了张之洞。”
汉阳炼铁厂成为中国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为武汉的工业基础作了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奠基。芦汉铁路的四通八达、“汉阳造”像如今的“Made in China”一样打响名号,还有“张公堤”、“自强学堂”等一系列对武汉民生、教育事业影响深刻的举措。
P8 “张之洞所做的这一切,用两个字形容,就叫‘开放’。在一个人存政兴、人亡政熄的年代,张之洞全然以他个人的能量使得地处内地、经济封闭保守的武汉拥有它生平最大的一次起飞。” “可以说,张之洞当年的政绩至今仍影响着武汉,而时间却已经过去了百年。”
在离开武汉后,他的门生们兴建纪念性楼堂,以追忆张之洞之政绩,那时他还没有撒手而去,在世者被世人所纪念,是无数为政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然后他却说“点缀名胜,眺览江山,大是佳事,何必为区区一迂儒病翁乎。”谦逊可见。
而方方是这样解释为何从此一人讲起武汉的。
P10 “站在张公堤上,心里充满对这个人的感佩,就觉得要写武汉近百年间发生过的故事,必须从这个人写起,必须从这道堤写起。”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我不需要通稿,给我真实,真实自有千钧,历史终将回响。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传统文学批评是模糊的,叶先生的学生们常常提出,希望她做些更详细、更有逻辑条理性的分析。感慨我所见的课堂上,学生缺乏这种主导课堂的能力以及向授课教师提出要求的勇气。
先提出困惑
P3 “词作为一种很重要的韵文形式,虽然再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但词学本身却一直是在困惑、矛盾和争议之中发展下来的。”
花间词里写什么?美女。还有什么?爱情。所有的作者都是男性,而他们都要用女性的口吻、女性的语言,写女性的情思。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是“诗言志,文载道”,而且诗不但要言志,其中最好还要有寄托,如果以传统文学观念去衡量五代以来发展出的词学,那结论是显然的,词学从一开始就不符合传统的文学标准。
然而词所配合的乐曲在当时是一种新兴的音乐,曲调非常悦耳,有很强的吸引力,广泛在民间流行,这种市井中的快速传播大量丰富了词的创作。
P8 “你现在看任二北先生他们整理的敦煌的曲子,你就会发现它里面有错字、别字及文法不通的现象。因此那个时候这些民间曲子不被人重视,从隋唐以来,这些曲子没有人整理,没有人印刷,一直埋没无传。直到晚清,我们才发现我们竟有如此之多的民间的瑰宝长眠于窟穴之中。”
文人雅士们喜欢填词,一方面是真的感慨这种流行曲子之美,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因为表达的天性一直受着“诗言志,文载道”观念的制约。对于美女与爱情这种形式难以找到合适的形式表达。
然而这种发展是纠结和妥协的,文人们一方面希望用这种新的形式表达真情实感,一方面又顾及他人(甚至自己叩问自己)这种小词是不是传统观念的叛逆。因而他们也寻找理由与解释为自己开脱、辩解。如黄庭坚所讲“空中语耳”,解释所写都不是作者本人的真感受、真性情,亦或是如晏几道以多义性诡辩之。
笔记是按初版写的,非常独特的历史视角。再版似乎删减了一些。
無印良品在日本的三大直营店:有乐盯店、京都的 Platz 店与打扮的难波店,其中有乐盯店是一家主要负责向社会大众宣传無印良品的店铺,几乎汇聚了全部经营的商品。
笔者采访一位职场女性,问是否经常来,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
P005 “是的。这些日杂物品只是看看就令人心情愉快,平时换季的时候我也会来这里买衣服。实际上我也买优衣库的衣服,但是由于细节设计上没有特点,所以只是作为内搭穿在里面。与此相比,無印的没一件服装都很有风格,所以我很喜欢。在我还上高中的时候就经常来购物了,但不知从何时起,無印的商品和店铺失去了特色,觉得失望之后有段时间就没有来过了。但是,从三四年前無印又变的非常吸引人,因此我很高兴又来购物”
诞生既是荣耀,不知为何跌落,却又重回巅峰。这本书大概讲述的,就是讲这样一个世界品牌的故事。
理念、感性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在生活理念中看到科学量化的务实,却绝不会倒向向性价比等纯粹科学量化的指标,而是站立在理念这感性的一方。
西友创立無印良品,本就是走在“品牌热的对立面”,一句“因为合理,所以便宜”广告,打破了人们购物的思维定势,从而引导人们重新审视品牌、价格、品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好称无品牌(No Brand)的無印良品,恰恰是宣传的这样一种不愿拘泥于民族品牌而诞生的 New Brand。
广告海报上写着如下内容
P010 “不依赖品牌和包装来选择商品。这不仅与热情的生活方式相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态度。”
無印良品品牌诞生的原动力:做质量不低于民族品牌但不为品牌做无用功(无谓支出)的优质产品。
無印良品的商品开发及生产的基本理念:选择优质原材料、不断改良生产工序、商品采用简约包装。
二者实现的途径都要求回归生活本质,但是内涵却大不相同。
P027 “但是,要正确划分‘生活习气’和‘生活美学’之间的界线是极其苦难的。所以,商品上架前的最后检查都交给了富于感性的设计师团队。正是装也判断商品合适与否的顾问团队,在無印良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木内任负责人时期,对無印良品不能掌握自己商品的众多核心信息(诸如完整的销售记录,开发成本等)而对品牌深感忧虑,在他的眼里,無印良品错过了成为子公司的最佳时节,现在却成为了西友的门面工程,这与品牌的初衷越走越远。
P013 “也就是说,‘西武集团式特色’一直将品牌形象摆在前面,这样一来,無印良品的经营就变成了‘看不见的经营’,这正是木内先生深感危机的原因。”
十八岁的时候高中好友WQ送的生日礼物,万幸,那时候送书还没觉得很俗气。
“人生如棋,全靠演技不得贪胜”,快十年了,常读常新。
P29 “我一时之间竟说不上话,后来总算把话吐出来:‘您真是太仁慈了,先生,您的协助,我感激不尽,而且我也不希望您以为我不懂事。 不过有一点请您谅解,我觉得我不该在这个时候返回英国。’上校一时之间并没有反应......”
P68 “接下来是针针见血的猛烈抨击,她对督察所用的这一招,我早已熟悉,而日后也还要听她陈述其中概要好多次;她先泛泛地批评英国政府, 再把火力集中到私人企业,特别是摩根洋行身上,说他们不该从印度,输入这么庞大数量地鸦片到中国,然后冷眼旁观这整个民族陷入悲惨与堕落, 说的时候,母亲地声音常常高张欲裂,不过都尖而未破,她双眼始终不曾放松......”
P139 “这么多年来,她让我敬畏有加,可现在我明白这一切全是装腔作势:她丝毫无法控制这个逐渐将我们吞没的混乱世界, 她只是个可悲的小女人,全靠伪装在我眼中建立她的形象,当巨大势力相互冲突斗争之际,她根本贱于蝼蚁。 我站在走廊上瞪着她,眼神鄙夷至极。”
后半部没有读完
P9 “‘阅读的人’(readers),是指那些今天仍然习惯于从书写文字中汲取大量资讯,以增进对世界了解的人。”
P10 “太多的咨询就如童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我衷心的祈祷你可以相信你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 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 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 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 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 你会选择不在孤单下去。
P4 “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P5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再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 日后的人生旅程,当然还是要漂萍离散——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茹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
P13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
P14 “你们这一代‘定锚’的价值是什么?终极的关怀是什么?你认为美丽的热带鱼游泳也要在P乎方向吗?或者,你要挑衅地说,这是一个无谓的问题,因为热带鱼只为自己而活?”
P21 “觉得德国是个不错得国家这种感觉是没有人敢显露,大家都要藏起来的。”
P25 “如果是五十个德国人在街上大喊‘德国第一;’德国万岁‘,会把人给吓死,第二天可以上《纽约时报》了,对吧?”
P62 “这样的旅行在我年少时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夜晚的国道里,我等待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车,去往未知旅程的终点。未知旅程怎么会有终点,旅途上没有疲劳和困意,我们聊着电影和音乐,穿越群山和丛林,最终停在一泓无人的湖水旁边,有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开的酒店,干净便宜。”
六年后再翻到这篇摘抄,发现我将“我带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无意间错打成了“我等待着...”,也不知是韩寒再版的书真做了如此改动,还是潜意识作祟,“等待”与“带”,就留在这里吧。
P10 “说穿了,龙应台所传承、传递的野火,其实就是一种乌托邦的想象。教导我们在现代的荒原上培养价值的火种,批判的火种,或点灯或放火,在众多的小天地和大天地,边缘和中间之间,找到一种新的文化串联的策略......”《野火集》中野火的多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如同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来神火,龙应台给台湾带来思想与意识观念的”野火“,她这个”盗火的玉娇龙“,背负着维护古典价值的使命,在哪个时代挂起漫野的星星之火。
P11 “如福柯所说,我们一再发现自己处于开始的位置;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一起思索未来,以新的火焰挑战者、文化挑战者为己任,化被动为主动,大力叩问个体生命的意义,将我们共同的困境,化成一场戏剧性的自我追寻,扩张梦想的蓝图和坐标,脚踢东西文明,甚至期待有一天,将龙应台的野火放回西方去。”
P24 “……倒觉得八零年代就是太近的昨天,时间很长,路却走得不十分远。”
P28 “八零年代,我从台北走到北京,在从莫斯科走到东伯里的大街上,秋色萧萧,已是年代末了。我看见作家在对群众演说,群众在对天空呐喊,天空,默然下起了冷雨,雨水冲洗着人们脸上悲愤激情的泪水。 那是一个最坏也最好的时代,最黑暗也最光明的时代。因为黑暗,所以人们充满了追求光明的力气和反抗黑暗的激情,而且黑白分明,奋斗的目标多么明确。力气、激情、目标明确——八零年代是理想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只有在得到”光明“之后,在”光明“中面对个人自我的黑暗,发现那黑暗更深不可测,我们才进入了疑惑不安的九零年代,世纪之末。”
从野蛮到文明,一路追逐着梦想,而当这种梦想失去了力量,便开始衰落,走向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