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我不需要通稿,给我真实,真实自有千钧,历史终将回响。
序言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第一章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P34 “九年后,再看二〇〇三年对他的采访,那时候我还不能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说话语速这么慢,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现在我理解了,那是沉痛。” “我用了很长时间说服他接受参访。我说:‘你不用作什么判断和结论,只要描述你看到、听到、感觉到的,就可以了。’” “在电话里,他沉默了一下说:‘回忆太痛苦了。’” “‘是,’我说,‘但痛苦也是一种清洗,是对牺牲人的告慰。’”
恐慌,是最可怕的吗?
P38 “我做的节目播出后,有同行说:‘你们在制造恐慌。’当时我身边坐着时任《财经》杂志主编的胡舒立,她说:‘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第三章 双城的创伤
P55 “它们没有被呈现,这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政治正确’。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
当柴静对采访小男孩不抱希望时,不曾想正是因为几个月前的非典报道,成了两人相互信任的突破口。
P42 “我不抱希望地问了这么一句,但他说:‘我愿意’。” 我蹲在地上,有一秒钟没回过神,居然问他:‘为什么?’ 他说:‘因为我看过你关于非典地报道。’ 几个月前做非典报道得到的所有荣誉称赞,都比不上这一句。
P55 “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有多深” “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对人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只下了个简易的判断。”
故事的末尾,终于不再是那句“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早日来到”。
P56 “一分多钟,我怔怔地看着他地背影,都没有意识到镜头已经摇回来对着我了,直到海南轻声说‘说点什么’,我愣了一下,说了我的感受:‘看着孩子在采访中离开,我们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也许那些话才是服毒地真正原因,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这个一分四十四秒的长镜头用在了节目结尾,后来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常被提起,说这时镜头前的即兴评述能力什么的。但这个段落,对我来说,跟那些无关,它只是撬起了深扎在我头脑里的一根桩子。之前我坐在演播室里的时候,总认未结尾的评论必须是一个答案,说出‘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早日来到’才可以收拾回家,**就好像这演播室只是一个布景,我只是在表演一个职业。**我从来没想过一个节目会以无解来结尾,一直到我明白真实的世界即是可能如此。”
第四章 是对峙,不是对抗
P69 “张洁总担心善良的人做不了刚性调查。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
“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决定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地对峙。”
第五章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P82 “她吸毒,偷东西,但她是一个人,她受侮辱,做噩梦,受了她本不该受地罪。”
“堕落”一词能出现,本就是太过主流的观点,或许那些边缘人群存在着,却从未被人当作存在过。
P83 “节目播出后原戒毒所所长被捕。但有人说:‘自从柴静去了新闻调查,节目就堕落到了去拍网站新闻的最底下一行。’意思是你们不去拍时政新闻,却关心边缘人群,无非为了耸动,吸引眼球。”
柴静不怕,或者说,根本不在乎。因为现在她如此,九八年的她看到赵铁林拍那些三陪女时,也是如此。知道和感觉到,本就是两回事。
“来到‘新闻调查后’,我下意识里寻找像阿 V 这样的人——那些我知道,但从没感到他们存在的人。”
P85 “聚会上,朋友说,你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缘了,大多数人根本不会碰到这些问题。作家野夫说:‘那是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大多数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免于受辱了。’”
在那个同性之间感情不可流露的年代,陌生人才是最安全的。
P87 “‘你不认识我为,我不认识你’,两个人完了关系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不用担心身份的泄露。” “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地方,爱或不下来,只有性。”
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接纳不了同性恋者?
P91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于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实际上,不是性文化如此,根源文化就带有这样的色彩。
P94 “他就像他拍摄的人一样,承受命运施加于自己的一切,不粉饰,也不需要虚浮的怜悯。”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第六章 沉默在尖叫
讲那些被家暴的女性,和以暴制暴的悲剧。
P101 “这些女人结婚大都在七十年代,没受过教育,没有技能,没有出外打工的机会,像载在水泥之中,动弹不得。”
怕,没有生死概念的人,也不会有悲悯之心。一个得不到爱,得不到教育的人。对这个社会不可能有责任感。
章末结束语
P115 “这些早就干枯失血的花瓣给我一个刺激,人是一样的,对幸福地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做完女子监狱那期节目的年底,评论部让每人写一句话印在内部刊物上,代表这一年里自己对工作的认识。我没思量,有一句话浮上心头,以前我会顾忌别人怎么看,会不会太文艺腔,但这次我径直写了下来:‘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
第七章 山西,山西
P127 “二〇〇六年采访孝义 i 的市长,他白皙的四方脸,西装笔挺,不论什么问题,总能说道市里的整顿措施。我问:‘这个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回头来看的话,这个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吗?’” “市长说:‘这个代价是惨痛的。’” “我问:‘是不可避免的吗?’” “市长说:‘这个代价是惨痛的。’” “我再问:‘是不可避免的吗?’” “市长端起杯子喝口水,看着我:‘政府对于焦化,始终是冷静的。我们采取措施之后呢,后面的这股劲我们给压住了。’” “‘压住了’”
P132 “我碰上一个官员,他说:‘你是山西人,我知道。’” “‘对。’” “‘临汾的?’” “‘嗯。’” “他知道得很清楚。带着一点讥笑看着我:‘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 “‘我办的就是。’”
P132 “大佛微笑的脸上是乌黑的煤灰,吸附 2 二氧化硫和水,长此以往,砂岩所凿的面目会被腐蚀剥落。” “佛犹如此。”
第八章 我只是讨厌屈服
那个为五毛钱将北京地铁告上法庭的郝劲松,解释自己为何这么“较真”
P139 “他是个普通的学法律的学生,连个律师证都没有,以‘公民’的名义打官司。” ...... “‘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他说,‘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改变。’” “‘钱数这么小,很多人觉得失去它并不可惜。’我说。” “‘今天你可以失去获得它的权力,你不抗争,明天你同样会失去更多的权力,人身权,财产权,包括土地、房屋。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长期温水煮青蛙的一个结果,大家会觉得农民的土地被侵占了与我何干,火车不开发票、偷漏税与我何干,别人的房屋被强行拆迁与我何干,有一天这些事情都会落在你的身上。’” “‘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 “‘看看罗莎·帕克斯,整个世界为之改变。’他说。”
我-只-是-讨-厌-屈-服
P152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也没有完美的世界图式。认为一个人、一个概念、一次诉讼就可以彻底解决现实问题,如果不是无知,就是智力上的懒惰。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还是有一个共有的规则存在。”
暴力是力量,但是是一种危险的力量。不选择这个力量是因为我们有更好的方式——法律。
章末结束语
P153 “采访郝劲松时,我问过他:‘你以谁的名义在诉讼?’”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我问他最后一个问题:‘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这个当时三十四岁的年轻人说:‘我想要宪法赋予我的那个世界。’”
第九章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P164 “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 “两会不光发布政府工作报告。代表是来审议报告的,审议本身是审查评议的意思,必要时提出批评和质询,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柴静让自己的伙伴切空的会议室画面。
P165 “我等了一秒钟,猜到她已经切到了空无一人的会议室,就用这个画面说开场白:‘子路问孔子,您从政的话,第一件事是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对权力的界定要有清晰的认定。这些空无一人的桌椅,其实就是宪法赋予代表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力。’”
第十章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读的时候感觉,从这一章,柴静开始重构自己的采访方式,探寻什么,怎么探寻。情绪该不该流露?如果要流露怎么流露?探索真相,直面真相,报道真相,无论这个记者是谁,都不可能完美做好这三件事。或许,怎样是‘好’,也很难界定吧。
柴静的同事李季以及庄主任都提醒过柴静,要事实,不要情绪。
P176 “庄主任审这个片子,看完对我说了一句话:‘要疑问,不要质问。’” “这点讽刺之意都不能流露吗?我问他:‘可是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呢?’” “‘记者们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他说的跟李季一样。”
P177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中国改革》杂志被诉案,调查性报道惹上官司常落不了好下场,但这次的法官认为新闻内容当时以一般人的认知能力判断,没有主观捏造或者道听途说,可以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支撑,新闻机构就获得了法律所赋予的关于事实方面的豁免权,当法官被问及希望公众如何理解这个判决时,这个法官给出的答复是这样的,我觉得也是社会该推行的。
P181 “这个社会对媒体的容忍有多大,这个社会进步就有多大,一个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是需要传媒监督的。”
后面谈及真相的力量,读完我发了条说说,这里就 copy 下吧,的确是我的所思所想。
真相往往是螺旋下降的无底洞。那什么是探寻?柴静博客下的一条评论有些道理。“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的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是我所理解的探寻。”
我从香港回来总能想起和故友吃的那顿饭,尤其是饭桌上的她带来的新朋友。我问他,“你怎么看新闻,又怎么看待新闻?”他告诉我,“优秀的记者有时善于隐匿自己的感情,而把评述权留给观众,但言下之意,隐匿感情后的文字仍带有不少她的主观感觉。”
所以,他这样看新闻,把 CNN、BBC 等西方传统媒体拿来,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拿来,把大公报苹果日报对着拿来,在各家媒体言语撕成的碎片重构成“再事件”,这是他追寻的真相。
真相如此,真理如此。追求真 X 的力量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力量都温柔,但唯独比恐惧更强大。
不过柴静提到美国政治学者 Ann 的表述,报道中观点太多,把批评当作记者的唯一语言,这样产生的新闻很难客观,而人也慢慢会变成你本来反对的人。又是一记猛拳。
一方缺席算不上真相,必须要给他们说话和解释的权利。柴静写信给钱钢老师,说重庆节目后不敢轻易再对任何事物直接发表评论。
P189 “钱老师回信说:‘追求真相的人,不要被任何东西胁迫,包括民意。我们要站在二〇一二、二〇二二,甚至更远的地方来看我们自己。’” “信的最后,他说:‘不要太爱惜你的羽毛。’”
颇有些支援未来的感觉。
P190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P192 “那位朋友看到的节目中,我采访的官员批评上级政府财政决策失误,说了四十五分钟,很坦率。” “采访完我问他:‘你这个性怎么生存?’” “他说:‘官僚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只有一种人就玩不下去了。’” “‘那你靠什么直言不讳还能让人接受?’” “他说:‘准确。’” “我想起问过 Ann,如果你认为安娜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那什么是?” “Ann 说:‘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章末结束语混合
人是不能清空自己的情绪判断的,但要有个戒备,念头起来要能察觉,察觉之后你就不会跟它。情感的基础常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变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者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
P193 “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那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第十一章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这一章讲了虐猫事件的报道始末。
P208 “‘作为一个记者,通往人心之路是如此艰难,你要付出自己的生命,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又必须在真相面前放下普通人的情感......在这个职业中,我愿意倾尽所有 ,但是,作为一个人,我是如此不安。’”
有的人怕眼泪流下来,有的人怕看到眼泪流下来。
P209 “有的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P211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拍耍猴的人的摄影师马宏杰打破了只拍预设主题的“政治正确”。
P214 “马宏杰说他会一直把这些人拍下去:‘拍到他们死,或者我死。’” “我问他的原则是什么。” “‘真实。’他说。”
第十二章 新旧之间没有怨诉 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谈媒体的选择性报道,陈虹骂这种选择,记者不应该在潜意识里去预设要歌颂什么或者贬低什么,从而选择抹去哪些本应报道出的内容。
唐山大地震那些更加震彻人心的照片,或许都淹没在不知名的底片中了。留下来的,只有笑着的。
P222 “如果刀口本身的锋利和痛感感觉不到,后来的蜜汁你吮吸起来也会觉得少了滋味。”
一个记者谈自己没有拍新闻,因为新闻是摆拍的。
P223 “陈虹听完说:‘你为什么不把摆拍新闻的过程拍下来呢?’” “大家都愣了一下。” “他说:‘在认识这个事件的时候,有一个干预它的事件发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过拍摄它,看到这背后更深刻的真实,你失去了一次认识它的机会。’”
无论世界上哪个地方,有政府,就有宣传机器的管控。谈及崔永元去做《我的抗战》。
P230 “那么,知识分子去了什么地方?那些本来应该发出声音和警示的人呢?” “日本人入侵华北日渐深入时,东京大学的校长和理学院的教授曾反对日语对华教学计划,‘不要再为了日本的利益去妨害支那人的生活’,但‘随着跟上形势、整肃学风的声音,自由派教授一个个被解职,或者沉默下去。’”
《朝日新闻》从一九八六年开始征集读者来信,记录普通国民对于二战的回忆。
P231 “很多人写信给他们希望停止,‘我们正在极力将过去忘掉’,‘翻旧账没有一点好处’。” “《朝日新闻》的编辑说:‘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尽量掩盖,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吗?’”
回归章节标题。钱钢老师离群而去,在港大的图书馆里阅读数以万计的微缩胶卷,写下六十年前旧报纸中的往事,整理成书,名为《旧闻记者》
P232 “他写道:‘研究新闻史的后人,会因为不是在报纸和电讯稿上,而是在历史读物上发现某些记者的名字而不无惋叹,但他们终将意会的是,当曲折奔图突的河流遇到沉沉壅蔽,改道时历史的寻常,这也是一个新闻记者的职责,他似乎心有旁骛,改道别出,但他根本未曾离开一名真正记者的信条。’” “钱老师送这本书给我,我明白他当年让我读历史的原因:‘新旧之间没有怨诉,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第十三章 事实就是如此
缺乏科学精神的文化渗透在整个华夏文明之中。
P239 “蔡元培评论过:‘自汉以后,虽亦思想家辈出,而其大旨不能出儒家之范围......我国从前无所谓科学,无所谓美术,唯用哲学以推测一切事物,往往各家悬想独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