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通常的作者会在序言中所做的说明,我用了本书的前两章来完成:解释本书的缘起于目的,以及主要看法。但是在开头要先说清楚的是,我是用‘反智’此一主题贯穿全书来透视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若干面向。”
序言开头颇有“免责声明”的味道,可见作者起了这么个非常容易招致知识分子/反知识分子抨击的题目,非常迫切希望澄清自己写作的目的和看法。看本书前两章,对比其他书籍虽有啰嗦,也得耐着性子读。
下面写在序言末尾的这段话,作者引用了反理性诗人哲学家和诗人拉尔夫·爱默生的话,来阐述自己如何平衡“审视和批评自我”与“担心他人的故意曲解和夸大”。不要脸的贴近一下,回想在自己生活中,我其实也努力摆正这种周期性的自我审视,并且努力使它不被外界评论影响,不因害怕误用而畏惧。
“但这也可能令外国评论者有机可乘,因为他们经常会故意曲解夸大美国人这种自我批评的特性,来作证他们的既存偏见立场。然而,只因为害怕所做的自我检讨会被扭曲误用就畏缩,却是最糟的选择。因而,在此我要引用诗人拉尔夫·爱默生(Ralph Emerson)的话:‘让我们面对事实。我们美国就是一个肤浅的国家。伟人和伟大的民族不会自我吹嘘或是装傻,而是会诚实地站出来面对生命中地可怕之事。’”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我们时代的反智现象
P3 “虽然本书主要处理地是美国更早期地历史,但是当时勾起我的写作念头地却是 20 世纪 50 年代地政界及知识界地情况。在那十年间,一个以往很少听到的名词——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成了我们全国人在自责和相互谩骂时常用的词汇。以往,人们不尊重思想的态度固然让美国的知识分子为之童心或气馁,但前所未见的是,知识圈外的大批人群怀有同样的忧虑,或者为了就这个问题进行自我批评而不惜发动一场全国性的运动。”
有关反智的定义。
P7 “何谓反智?它从来没被清楚地定义过,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它的模糊使它在争议中当标签使用时更方便......在本书中,我没有给它下一个狭窄严谨的定义,因为这样做很不合适。如果强行找出一个在逻辑上合理的定义,则在历史研究上会落于武断,因为这等于在一堆复杂的特质中挑出某一个来代表。正是反智的复杂性本身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种复杂性包含着有许多交点的不同态度与观念。将反智的这些态度与观念聚集起来的是**对思想生活、对被认为代表思想之人的生活所存有的怨怼与怀疑,和贬低这种生活价值的倾向。**我承认,这个说法很笼统,但如果真的要尝试定义反智,这就是我能想出的最有价值的答案。”
P8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搞清楚反智与哲学上的反理性主义(anti-rationalism)并不一样,否则会导致严重的误解。如尼采、索雷尔、亨利·柏格森、爱默生、沃尔特·惠特曼与威廉·詹姆斯,或是像威廉·布莱克、D.H.劳伦斯与海明威这些作家,他们的观念可称为反理性主义,但他们不是我在社会或是政治意义上使用‘反智’指的那种人......在本书中,我主要关心的是广泛的社会态度和政治行为,以及中下阶层人士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只有偶尔才会触及一些哲学上对智性的立场或理论。”
反智案例,作者列举了很多人士在不同场合对知识、知识分子的抨击,亦包括对传统的教育的不满,不过对于后者在我看来,并不能算“反智”。
P13 “案例六:右翼的观察家经常批评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但就《自由人》的一位作家而言,这种对常春藤大学的偏见似乎只有一个武断的理由,那就是他认为共产主义正在全美的大学中蔓延:
我们的大学只是为未来训练野蛮人,这些人将会在知识的伪装下,武装着无知与利己的武器,斫伤和摧毁人类文明的遗产。他们不会像乡下的一般百姓那样,拆拆墙就好了;他们只会跟随有知识的人的领导......这些有知识的人会把个人自由从人类思想中清除出去......
你今天送小孩去读大学,就是在为明天制造一个刽子手。想复兴理想主义的话,得去大学外的修道院了。”
另外还有本书在稍后部分谈到的福音派传统中的反智倾向,博学而又重视思考的福音派教士讲他们认为,美国式教育正逐渐丢失灵魂的洗涤,并认为这样不完全的教育远比完全没有教育还要糟糕。
摘录了案例十二,下面这段亚瑟·贝斯特的演讲片段被作者认为也是反智的具体案例,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将这段话看作一位颇有思考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反省,内容提及对科学知识的推崇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也非衡量教育好坏的唯一标准。它重新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本质问题以及多样性需求,按照作者的划分我觉得更应该算作知识分子内部的辩论。
P18 “案例十二:下面这段亚瑟·贝斯特所说的话已经很有名了,但是值得反复提及......
这些年来我们非常注重阅读、写作与算术能力”
其他种种案例不再做摘录,可参阅原书。
第二章 智识不受欢迎
本章开篇先讨论了一下被广泛支持并推崇的“智力”与作者想要叙述的不被欢迎的“智识”的区别。
P24 “...一定会惊讶于‘智识’与‘智力’(intelligence)这两种概念之间的明显差别。前者常被用作一种标签,后者则绝对不会。没人会质疑智力的价值,它是一种抽象品质,大家都尊重它......有智力的人总是被大家称赞,而有知识的人有时也会被称赞,特别是当有智识意味着有智力时,但这种人也经常被憎恨或怀疑。人们会说他们不可靠、肤浅、不讲道德、爱和政府作对,但不会对有智力的人抱这样的看法。有时他们甚至会因为一身的智识而被视为愚蠢之人。”
作者给出的智识和智力的区别,智识指的是头脑批判、创造以及思索的能力。智力可以用于理解、操控、重新安排与调解,智识则令我们检视、沉思、琢磨、理论化、批判与想象。作者认为智力是动物品质,对客观现象做出评估,而智识是人类特有的抽象能力,可以对评估结果做出评估。
P25 “这样的区分可能太过抽象,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却常可见到。例如在我们的教育中,遴选和培养智力是很重要的目标,从未被怀疑过;但是对于教育是否应该帮助学生发展智识,人们却多有争辩,而且那些反对在公共教育的大多数领域发展智识的人往往手握大权。”
P26 “美国文化里的职业人士——律师、编辑、工程师、医生,还有某些作家与大部分教授——在工作中非常依赖思想,但是并不能说他们就是知识分子......职业人士是靠思想而活,而非为思想而活......脑力劳动阶层与政治或宗教狂热分子都是为了智识工作以外的某种目标干活,前者动用头脑不是为了自由思辨,而是为了某种利益,后者则是沉迷于某种单一的思想不能自拔。”
P29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时常担当道德先锋的角色,在基本的道德问题为公众意识到之前,预先思考和澄清这些问题......他们之所以复有使命感,是因为他们深信世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他们的理性能力、他们对正义与秩序的渴望:正是这一信念催生了他们之于人类的价值,赋予了他们为人类惹是生非的能力。”
知识分子有一种自发性,还有很重要的两种特别态度,玩兴与虔诚。
我觉得文中举麦克斯韦的例子非常能说明“玩兴”:
P32 “数学家与理论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对发明电话一事的评论,说明了知识分子对于纯粹实用性事务的看法。人们请他说说对于电话这种新发明的意见,他说之前有消息说美国在研究此物,很难相信这东西真的被发明了。可是他接着说:‘当这个小东西出现时,它的每一个部分我们早都熟知了,只不过是由一个非专业的人把它们拼在了一起。这个东西其貌不扬,让我们很失望,虽然我们发现它真的能通话,但也只能部分抵消这种失落感。’如果‘它所根据的物理原则值得让科学家们花点小时间研究一下’,那么对这种简单发明的失望感或许可以被冲淡些。
回顾历史,或许可以将知识分子的玩兴与虔诚看作贵族风格与教士精神在智识作用的遗留产物。
P33 “玩兴可以说是有闲阶级所留下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在人文研究与需要想象力的领域一向很重要。虔诚则让我们想起知识分子从教士那里继承的遗产:追求真理是崇高的人物。作为他们的继承人,当代知识分子既像贵族一样易受清教主义与平等主义的苛责,也像教士一样易受反教权主义与大众反阶级化的攻击。因此,在一个反教权的民主国家中,知识分子的处境不佳是很容易理解的。”
麦卡锡对知识分子的追剿
政治上知识分子一向是与右翼人士缠斗不休,不仅限于美国。当代对于知识分子的看法,认为他们是一个阶级、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甚至知识分子这个名词,都与政治和道德上的自由思想与抗议批判有关。
P39 “只要知识分子群体的进步思想与大众寻求改革的愿望相符合,比如在进步时代与新政时,受到极右翼攻讦的机会就小。可是 20 世纪 30 年代时,大部分的知识分子对于共产主义抱以同情,给了右翼分子很好的批评借口。我们应该公正地对待许多反智案例中的一个标志性现实元素。说知识分子的脆弱已经为右翼宣传大规模利用,或是说 20 世纪 30 年代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的同情被夸大了,再或是说过去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都不是共产党或其同路人,都不公正。这些说法其实是有部分道理的,但是始终不利于知识分子的地方在于一个事实:20 世纪 30 年代,共产主义对于知识分子的吸引力大于对社会其他任何群体的吸引力,而且在一些惊人的案例中,某些信仰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背叛了国家。”
作者强调麦卡锡主义波及到的不仅仅是当初那些支持共产主义的美国共产党人和同路人这些知识分子。用他的话说是,“对作为理论家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其实远不止于他们同情共产党及其同党的职责而已。”
P40 “对他们(麦卡锡的忠诚追随者)来说,麦卡锡指控的人层出不穷是好事,因为这样一来怀疑之网就会扩大,牵涉那些已经不是共产党甚至从来都不是共产党的人;他们乐见他的霸凌迫害,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复仇的心理,使那些因新政而志得意满的知识分子身败名裂。”
作者梳理这种“仇恨”来自右翼人士自一战始,美国抛弃了原有的大陆孤立主义、乡村社会、新教信仰与繁荣的工业资本主义,被他们眼中的知识分子、都市美国人拥簇着闯进 20 世纪新浪潮。传统,传统丢失了。
P42 “首先是世界主义与怀疑论的出现,然后是美国失去了鼓励地位,军事上不再安全,传统的资本主义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集权的福利国家,最后是为二战、朝鲜战争与冷战付出的沉重代价。因此,在美国的腹地陆续出现了一群内心充满怨怼的人,他们往往在宗教上奉行基要主义,带着本土主义的偏见,外交上支持孤立主义,经济上偏保守,会集成为一股在现代遭逢困境的反对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