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版序言

早期哲学思想上的不同造成了如今“孤独”在中西方文化中含义的不同。

“西方从‘太阳’、‘唯一’发展出‘孤独’这个词,产生类似庄子哲学‘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负的孤独感”

“汉语从儒家人际伦理的缺失发展出‘孤独’二字,总使人哀婉悲悯。”

“两个不同的文化,从语文开始,赋予了‘孤独’不同的生命意涵。”

序言谈柏拉图的《飨宴篇》,现今的人类都是不完整的,在神的惩罚下,每个人都被劈成了两半,终其一生去寻找本该完整一体。按照作者的理解,《飨宴篇》核心主题在探讨“Eros”——纯粹的肉身之爱,在爱欲渴望中孤独摸索的真情实感。有孤独,但是最物质的“孤独”,当然也最易缺失,最重要。所以作者将相关的内容放置在开头部分《情欲孤独》。不过,作者想谈的“孤独”不仅于此,孤独不一定是某种缺失,或是寻找,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明白你是谁,成为你自己”,正如新版序言最后所写到。

“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

“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旧版自序是蒋勋于二〇〇七年所写,比新版序言内容略少,看起来更像是杂糅了不同“孤独”的含义。

“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语言联通生活,却沟通浮于表面,语言是孤独的。

革命颠覆社会,却最终在废墟上流泪,革命也是孤独的。

“我的对话只是自己的独白。”

情欲孤独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愈来愈孤独的社会

P24 “感觉到社会的孤独感约莫是在这几年。不论是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到处都是 call in 节目。那个沉默的年代已不存在,每个人都在表达意见,但在一片 call in 声中,我却感觉到现代人加倍的孤独感。尤其在 call in 的过程中,因为时间限制,往往只有几十秒钟,话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都没把话讲完。”

“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

害怕孤独

孤独没什么不好,而且不同年龄层面对的孤独境况也不一样,无需害怕。

P26 “情欲孤独,在本质上并无好与坏的分别,情欲是一种永远不会变的东西,你渴望在身体发育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个身体有更多的了解、拥抱,或爱,你用任何名称都可以。因为人本来就是孤独的,犹如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写下的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

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有时候你以为永远找不到。

儒家文化的理想是“大同”社会,不谈隐私,不注重私密也就没有孤独可言。又或许在那种社会环境下,孤独便会是“同”而不可“合”,每个人注定背负的一种感觉。在这本书中,作者并不是遵循儒家思想去隐匿孤独或是消除孤独,正相反。

P30 “儒家文化不谈隐私,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从许多传统小说中,包括张爱玲的,都会提到新婚夫妇与父母同住,隔着一道薄薄的板壁,他们连晚上做爱,都不敢发出声音。一个连私人空间都不允许的文化,当然也不存在孤独感。”

“因而我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对抗群体文化

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转换至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思乡”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孤独,但这种“孤独”和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抵达巴黎时的“孤独”并不一样。

P33 “…这是他们的私领域,你看是你的不对,不是他们的不对。”

一些西方社会中并不会把“隐秘”和“隐私”等价起来,但在中国却会有这种固有思想,我们会认为藏起来的才是“隐私”,一旦隐私被示众,如果是持有者自愿的,似乎会被社会群体当作撕掉隐私属性的充分条件。蒋勋将两地的不同体验做对比,认为这是不同文化对孤独感的诠释。要我说,这是一种天然的“群体绑架”(或许是我太年轻了)。

P33 “我每次看到这一幕,就会想起沈从文的小说。这是不同的文化对孤独感的诠释”。

当然就如节标题一样,蒋勋或许是更偏向认同彼方文化对孤独感的诠释,他举鲁迅为例。

P34 “鲁迅的小说如《狂人日记》《药》等,都是在触碰传统社会所压抑的孤独感;他的散文更明显,如以孤独为主题的《孤独者》等。鲁迅是一个极度孤独的人,孤独使他一直在逃避群体,所以我们看到他作为一个作家、文学家,最重要的是他要维持他的特立独行、维持他的孤独感,因为他成名了,影响了那么多人。……他害怕被卷入群体之中,只好再次出走……”

“他一直在出走,因为作为一个社会心灵的思考者,他必须保有长期的孤独。”

语言孤独

“每个人都在说,去没有人在听。”

待完善